|
 廣告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淮北人論壇。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
來源:樓市團長
從2019年末到今天,疫情已經(jīng)三年,這些年,我感悟了很多,接下來將從人生選擇,工作,家庭,資產(chǎn)配置等方面說一下我的體會。請您耐心閱讀并轉發(fā)親友,一定受益匪淺。
更聰明地工作
年輕人剛畢業(yè)的那幾年,一般都會頻頻跳槽、換城市。但是今年的形勢,不太建議大家這樣做。
因為疫情到來,很多企業(yè)面臨倒閉,即使不倒閉也會裁員,如果你貿然離職跳槽,很可能大半年都找不到工作。
疫情之下,現(xiàn)在最慘的是中小企業(yè)的老板,停工期間的房租、人工工資、貨品積壓三座大山壓得喘不過氣;而職工呢,算是比較好的,假期延長了,工資也沒少很多,日子照過。
關于職場,建議大家:
1、盡量少換城市
一個人在城市所積累下來的客戶、兄弟、閨蜜、社保、公積金、居住證、積分、戶口、醫(yī)療、教育、車牌等等,都是生活工作的剛性必需品。
單身的時候覺得沒什么用,年齡上去了你就知道這些剛性的東西有多重要。
2、盡量少換行業(yè)
我見過不少人,非常喜歡追熱點行業(yè)。本質上,如果不是在這個行業(yè)深耕多年的老鳥,即使你跟風也很難賺到錢。
某些行業(yè)稍高點的平均工資,扣完稅,其實也就多頓飯錢。輕易放棄過去長期從業(yè)的行業(yè),就是放棄你多年積累的經(jīng)驗和洞見。
做成一個賺錢的事兒的前提是不踩雷。長期的經(jīng)驗和洞見,就可以讓你比別人少踩很多坑。行業(yè)多年的經(jīng)驗可以秒殺短期的小聰明,換行業(yè)是要窮三年的。
如果經(jīng)常換行業(yè),可能永遠都在中下層打工,來回晃悠,一是收入總不見得有提所升,絕大多數(shù)人沖不出50萬的稅前收入的天花板;二是年紀越大風險越高,35歲以后就開始發(fā)現(xiàn)合適的崗位越來越少了,近乎無路可走。
普通的職位缺少經(jīng)驗和技術含量,會被一茬又一茬的新人很快的替換掉。你的經(jīng)驗、資源、洞見沒有積累或者工作中用不到,應屆大學生來了,不淘汰你淘汰誰?
3、時刻記住積累資源
真正能拉開差距,賺更多的錢,永遠不是手上的技能變現(xiàn)。PPT 做得再好,Excel 算得再明白也是發(fā)不了財?shù)?。資源變現(xiàn)的力量永遠大于技能的變現(xiàn),你在工作中注意積累資源了嗎?
無論是供應商、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還是同業(yè)人脈資源,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這個社會有技能的人在老板眼中只是一個“比較好用的工具”而已,而有資源的人才有資格與老板一起整合資源,共同發(fā)展。
最后啰嗦再提醒一次:經(jīng)濟沒有強勢回暖,不要輕易辭職,就待在原公司,三年不動!如果你的親友想離職,一定要勸勸他,暫時不要動,那是現(xiàn)在安身立命的地方,以后形勢好了再換不遲。
提升認知,未雨綢繆
生活很現(xiàn)實,你窮的時候,沒有人看得起你,借錢都沒有人理會,說話也不敢高聲,走路都擔心倒霉。沒錢的日子,才是病懨懨的,連自己都討厭自己。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jīng)]有,20歲到30歲,會過得比較“慢”。
因為在這階段,人的壓力是最小的。
考試的壓力剛剛被甩到太平洋了,職場打怪游戲又才到第二三關。消遣方式也多得數(shù)不清。這個年齡,夜生活的知己很容易組隊。
每天被推薦的娛樂目的地比樓下餐廳還多。刷卡的滿意度也主要以自我意識為主要KPI。運氣好的小伙伴還有“啃老”的理由和資本。
但30歲過后。你就會感覺到迅猛地“提速”了,因為從這個時候起,家庭需要分擔的責任,逐漸就擺上臺面。無論是精神付出還是消費支出,倒逼你考慮越來越全面。從分配效率上講,這個時候才開始升級自己的認知,就比較匆促了。
因為眾所周知,打地基永遠是最耗費時間的,所以在你很年輕的時候,每天都要擠出一小時來思考。30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點,假如30歲前沒有把「爬階」內功練好,你35歲的時候吃再多補藥,也很難維持極速的發(fā)展速度,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中年危機。
人只會看到自己能夠看見的部分,也只會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東西。所以,人群會本能的按照自己的狀況去擁抱契合自身現(xiàn)狀和訴求的觀念。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除了早睡就是克制糾正別人的沖動——這些俗語都是在強調被不同觀念俘獲的群體之間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
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哪怕提供一千個證據(jù),列舉一萬個事實,也無法說服那個與沒有處于同一個是非判斷原點之下的人。那些鴻溝不是別人強加的,而是自我選擇的結果。
那些把自己封閉起來的鴻溝,恰恰是他們深信不疑的東西。人的自我遮蔽性,無論是個體還是由個體構建而成的共同體都無法完全避免,說到這里,你大概明白了,對于某些人而言,你不提升認知,自我改變,貧窮就是無法擺脫的宿命。
你的房子比你更能賺錢
疫情來了,倒閉的是企業(yè),上漲的是房產(chǎn),千萬不要傻到賣房去創(chuàng)業(yè),炒股。房產(chǎn)是家庭的壓艙石,任何時候都不能動的,否則一旦出事,妻兒子女就要搬出去租房住了。任何一個家庭,永遠要記住下面兩點:
1、不是投機天才不要炒股
中美經(jīng)濟的本質差異藏著普通人賺錢的秘密:
中國是“債權經(jīng)濟”,而非“股權經(jīng)濟”。像中國這種經(jīng)濟,如今改革改了40年,我們還是間接融資為主,銀行為主,而銀行就是一個債權。這個“債權為主”的經(jīng)濟,就是上去、下來都會放大。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債務是一個杠桿。
經(jīng)濟熱的時候,大家都是對未來看好的,借貸需求非常的旺,因為物價都是在漲,物價減掉以后,真實利率是負的,誰借錢誰合算。借了錢買房,房價漲的都會超過利息,很多家庭都懂得這個道理。
借錢買資產(chǎn),資產(chǎn)漲得快,是很合算的。這個杠桿作用在好的時候會放大,而壞的時候,物價指數(shù)一下來,名義利率哪怕不變,真實利率就迅速轉正。這是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和地方困難的根本原因。
股權為主的經(jīng)濟體,沒有這個問題。股權這個東西,放進去不能退,好就是分紅,不好就是一起賠,這是“股權為主”經(jīng)濟的特征。所以在中國要買房,在美國要炒股才能大概率賺到錢。
再告訴大家一個真相:
股票:前面三天賺錢,最后一天全部虧回去,只要你不走,桌上的錢都是莊家的。
基金:賺了要跟他分,虧了算你的。
炒外匯:匯率不波動的時候,你沒錢賺;過度波動會被強行平倉,長線必輸。
買房:有錢的時候不買,等你想買的時候,首付不夠了。
2、不要輕易創(chuàng)業(yè)
你創(chuàng)業(yè)這些年,誰賺錢了呢?
房東
廣告公司
原料供應商
店鋪裝修公司
一幫員工
那么誰虧錢了呢?
你自己
總是有人是認為自己能力很強,公司榨取了他,于是跑去創(chuàng)業(yè)證明一下自己,結果虧到底褲都沒了。
一個人在公司上班只需要懂一種活,創(chuàng)業(yè)要的不是單項冠軍,而是10項全能:跑市場,搞財務,做人員培訓,成本核算,營銷,拉客戶等等,全部你都要懂。有一項你沒有做好就失敗了。
從大數(shù)理論來講,創(chuàng)業(yè)為什么大部分情況下會失???
因為老板本來就是稀缺物種,就像200萬的城市,會產(chǎn)生一個市長一樣,1萬個人最終才會出現(xiàn)一個成功的老板。如果人人創(chuàng)業(yè)都這么容易成為老板,誰來做工人呢?
人的一生,平庸是必然的,富有都是意外,能力再強的人也要趕上風口才能快速積累財富。所以一旦你賺到錢了,就要想辦法守住它,不要參與炒股創(chuàng)業(yè)這種低概率成功的高風險事情。
時機適合的時候,一定要多買房,把財富沉淀下來,注重家族傳承,做到后代持久富貴。(香港四大家族為什么可以長久富貴)
這個社會很多人不愿意穩(wěn)穩(wěn)可以賺到,但回報率較低的錢,于是他們去冒更大的風險,折騰炒股創(chuàng)業(yè)什么的,結果連本錢都丟了。
努力存錢,克制消費
消費主義是中產(chǎn)的標配,卻不是富人的習慣。在富人的眼中,錢是用來投資創(chuàng)造價值的,每一分錢都有資本的作用,只有暴發(fā)戶才會大把大把地把金錢消費揮霍掉。
其實很多富人不是不喜歡花錢,而是掙錢帶來的成就感和愉悅感遠超消費能帶來的,因為消費所帶來的快感是短暫的,人要追求一些具有意義的東西才不會迷失自己,所以他們平時更多的是琢磨如何掙錢,而不是花錢。
因為時間都花在了如何掙錢上,因此他們的財富就相對穩(wěn)定。
他們通常只在需要的時候才會花錢,因為不想花錢試錯,所以買東西的時候會在能力范圍內選大品牌,以節(jié)約時間和試錯成本。
而這在窮人眼里看來卻是,富人有錢,都是買品牌,買奢侈品的,所以如果我要看起來像富人,就要買品牌和奢侈品。這應該是窮人對富人的最大誤解。
很諷刺,窮人以為大把花錢就變成了富人,殊不知,富人才是最理性消費的人。這是兩種不同的三觀,無法調和。窮人要想變成富人,得先毀掉三觀。
這次疫情教會我們最多的就是學會省錢,在你有錢時你是不會覺得錢的重要性的,但是在你發(fā)現(xiàn)你沒有錢的時候,一元錢都會變得很重要,所以在有錢的時候其實要為沒錢的時候留出余地,人在順境的時候往往都會高估自己。
我們父輩都有囤糧節(jié)儉的習慣,哪怕一個針線他們都舍不得丟,有時他們這些摳門的做法我們甚至無法理解。疫情這幾年我們終于明白了,他們不是摳門,而是經(jīng)歷過時代的創(chuàng)傷。
來自: iPhone客戶端 |
|